站内搜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测试标准
⊚  首页 >  科普园地 > 心理科学 > 测试标准 > 

“社会心态”首次写入五年规划引发热议

编辑:驾驶网    来源:新华网    2011-03-22    👁4249  
 
 
 

    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辅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3月5日正式在两会上“亮相”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将“社会心态”写入,引发了代表委员的关注和热议。

    “把培育社会心态写进五年规划,这还是首次。这说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社会心态问题的高度重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复杂性的清醒认识,充分表明了党直面现实的政治勇气。”5日下午,民进小组讨论会场上,陈自力委员说。

    社会心态,是指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改革开放前,由于中国经济成分的单一性以及就业方式、利益分配格局的相对稳定性,社会成员的心理压力比较单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利益的日益多元化,造成部分社会成员心理压力感增大,产生不良心态。

    社会心态问题早已引起党中央高度重视。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曾经提出,要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当前,中国社会心态出现了失衡的现象。在这种形势下,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国政协委员叶金生说。

    未来五年乃至十年,中国仍然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当代中国结构》指出,“中国现在正继续陷入冲突多发的阶段。”

    叶金生委员说,随着社会阶层的分化,中国社会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利益协调危机。困难群体社会资源匮乏,人微言轻,当自身利益被侵犯时往往束手无策。长此以往,在他们心中就会沉淀起“仇富”、“厌世”、“恨世”等消极思想,甚至可能会采取极端手段来寻求利益表达。

    叶金生委员援引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的一项调查说,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当今中国存在严重的“贫富差距”。仇富心理的蔓延,表明了多数人对富人阶层致富手段的合法性及依法纳税等操守所持有的怀疑和否定,对改革发展中财富分配方式不予认同的社会心态。

    利益诉求渠道不畅易恶化社会心态。全国政协委员叶建农表示,现在社会不同阶层之间沟通不够,经过心理的“哈哈镜”,造成很多误解和偏见,导致社会矛盾加剧,有时甚至引发恶性事件。

    西方文化的冲击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会衍生“嘻哈”文化和“解构”心态。全国人大代表陈云贤说,以手机、互联网为主的新兴媒体在“嘻哈”和“解构”过程中推波助澜,对塑造良好社会心态产生一定消极影响。

    “一个国家光有GDP不行,一个有希望的国家的公民要有激情,有理性,互相包容。”陈自力委员建议,要培育良好的社会心态,必须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加快解决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比如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另一方面,要在精神上加强对社会成员的心理疏导和引导,把个人价值取向和国家发展需要结合起来。

    他认为,应该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社会机构的作用,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推行领导干部接待群众制度,完善党政领导干部和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制度,把群众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一个成熟、文明的民族,应该有建设性的心态。全国政协委员李君如说,要培育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应重拾中华民族平和、包容的优良传统。

    李君如委员认为,中国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是因为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人对内调动了一切积极因素,对外与世界和平相处。“今后要发展,不能把对内对外这两个优势丢掉。”

    一些代表委员指出,引导和消除消极的社会心态,关键还是靠深化改革,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动态过程中实现社会的相对稳定。同时要坚定不移地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尊重群众意愿,办事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原则。

    从政府层面而言,叶建农委员表示,构建一个顺畅的社会沟通机制,让不同群体可以平等地进行利益博弈,乃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平和的心态,来自平等的机会。

 
国家网信办举报中心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 全国互联网安全管理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8-2023  驾驶爱好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70220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