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飞机上天之路难觅
编辑:驾驶网 来源:驾驶网 2011-12-08 👁4802
空域管制是道大难题 9年内完成低空空域开放 私人飞机只是通用航空的一部分。所谓通用航空,是相对于军事航空和公共航空运输而言的,主要指使用民用航空器从事公共航空运输以外的民航活动,除私人飞机外,还包括从事工业、农业、林业、渔业和建筑业的作业飞行,以及医疗卫生、抢险救灾、气象探测、海洋监测以及文化体育等方面的飞行活动。 汽车上路,必须要有道路;私人飞机上天也一样,需要空域和航道。国家空管专家、空军工程大学航空管制系教授陈金良告诉记者,我国的空域过去都是管制空域,任何飞行必须先得到管制部门许可并建立双向通信联系,而且飞行计划的申报和审批程序复杂。 今年4月7日,中国民用航空局(Civi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简称“民航局”)局长李家祥在贵阳举行的全国民航规划暨机场工作会议上透露,空域管制是摆在通用航空面前的一大难题。“目前,民航仅使用了全国不足25%左右的空域,而美国为80%左右。空域资源严重不足,越来越成为影响安全运行、航班正常的重要因素,及制约民航发展的瓶颈。” 私人飞机上天的“道路”问题,从去年至今逐渐明朗。2010年8月,国务院、中央军委下发《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明确规定在2010年至2020年间,分三个阶段建设完成全国低空空域管理、服务和保障体系。这份意见,针对的正是我国1000米以下的空域,主要允许轻型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等一些小型飞机飞行。 10月14日,在“中国国际通用航空联谊会”上,国家空管委副局长刘纲透露,从去年“意见”出台至今,在长春、广州、海口“两区一岛”试点的低空空域分类初见雏形。试点区域三类空域的数量比目前大约为:管制空域占50%,其他两类各占25%。 根据我国空域划设标准,在管制空域,需要提前申请并接受航管部门管制指挥;监视空域,则仅需要备案,确保雷达看得见、能够联系上;报告空域,则只需报备就可以自由飞行。 |
上一篇:私人飞机:600亿市场
下一篇:专家称不能让坐公车者制订车改方案